
非洲鐵路裝上“浙江大腦”
浙江在線11月1日訊(浙江日報記者 唐駿垚)10月,由中國企業建設、全線按中國標準打造的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——連接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兩國首都的亞吉鐵路開通。浙江眾合科技公司為這條現代化的鐵路裝上了“智慧型大腦”核心控制系統——BiLOCK型計算機聯鎖系統。
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,列車在亞吉鐵路上行駛。 新華社發
亞吉鐵路“大腦”
每半秒運算一次
BiLOCK型計算機聯鎖系統,這個陌生的名字有什么神奇的作用?為什么可以稱它為亞吉鐵路的“大腦”?
在杭州市濱江眾合科技公司總部,記者見到了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凌祝軍。“這個系統最主要的功能是保證列車運行的安全。”凌祝軍開宗明義。
火車進站時的場景大家都見過:前面的軌道會分岔變多,需要“變軌”才能進入正確的站臺。這個“變軌動作”,以前主要靠人工完成的,所以有“扳道工”一說。而現在,這個“變軌動作”全部由軌道自動完成,核心就在于后臺計算機系統強大的計算能力。
為了確保列車安全,這種計算不能有絲毫誤差。分布在亞吉鐵路軌道和站臺上的信號機24小時不間斷采集數據;系統半秒鐘就運算一次,而每一次運算還包括5個步驟。
當運算結果全部符合條件時,系統才會發布命令,自動控制轉軌,把火車引導到正確的行進方向,直到火車安全通過進站。
“只要有一個數據出現異常,系統就會判斷‘危險’,命令火車立即停下來。”凌祝軍說,這就是系統的關鍵核心安全技術,叫做“故障導向安全”。
正是憑借著這個核心技術,眾合科技的BiLOCK型計算機聯鎖系統,通過了“通用產品”和“通用應用”SIL4級國際安全雙認證。國際著名的安全認證公司TüV萊茵首席運營官這樣評價道:“這樣優秀的安全平臺是我們以往安全評估中所不多見的。”
“2014年參與亞吉鐵路競標時,我們的系統是國內唯一一個通過雙認證的計算機聯鎖產品,這也是國際最高標準。”凌祝軍驕傲地說。
低調眾合科技
源自浙大網新
在眾合科技的大樓里,記者找到了答案。它隸屬于網新集團,屬于知名的“浙大系”。
眾合科技前身,是上世紀70年代初的單晶硅生產企業——浙大半導體廠,2015年更名為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依托于浙大的學科優勢,節能環保和軌道交通成為眾合科技的兩大重要業務。
“大約在5年前,我們開始介入計算機聯鎖產品的研究。并同步從德國收購了一套在當時是最先進的系統平臺。隨后4年多時間里,我們進行了大量集成創新。”凌祝軍介紹說。2014年,眾合科技的研發經費達1.09億元;2015年超過1.2億元,研發人員占比33%。
“目前眾合科技不僅對這套系統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,并且在技術水平上已經高于從國外引進時的技術和國內業界標準。”凌祝軍說。
一個側面印證是,原先用這套系統的德國公司,經過測試并咨詢了為BiLOCK計算機聯鎖系統安全認證的TüV萊茵公司的專家,發現眾合科技的“升級版”已經超越了他們自己原有系統,為此,特別邀請眾合科技和他們一起在國外開拓市場。
“我們用自己的努力、創新證明了自己,讓中國高端技術走出國門,造福非洲人民。”凌祝軍興奮地說,“浙江的高端技術和高端裝備,將在‘一帶一路’和中國標準輸出方面,勇當行業表率與先鋒。”
探索無人駕駛
率先落戶深圳
搭乘亞吉鐵路,感受浙江驕傲,也許很多人沒有這樣的機會。但在日常生活中,其實你早已與眾合科技發生交集。
目前已經運行的杭州地鐵1號、2號和4號線,就應用了眾合科技的CBTC信號系統。這三條地鐵上的自動售檢票系統等,也是眾合科技制造。
不僅是在杭州,寧波、成都、大連、沈陽、南京等國內城市的地鐵和有軌電車,也都不同程度應用了眾合科技自主研發的這套系統。
在眾合科技總部,凌祝軍還帶記者參觀了兩間特殊的實驗室。一個是于2011年5月和浙大聯合申報并獲得批準的“國家列車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”,重點研究軌道列車安全、運維和性能優化的智能化體系與共性技術等;另一個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“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機電控制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”。這兩個國家級創新平臺,顯示了他們在該項技術研發領域,早已走在全國前列。
技術創新是浙江高技術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持續動力。眾合科技下一個進軍目標,是當下炙手可熱的“無人駕駛”概念。就在半個月前,無人駕駛的比亞迪版空中巴士“云軌”示范線在深圳通車,其無人駕駛信號系統就是眾合科技提供的。“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信號系統第一次在工程實例中應用”,凌祝軍說,“非常期待,下一次能有機會在浙江使用這種無人駕駛技術。”
- 上一篇
2017/07/05
- 下一篇
2017/03/01